寄宿教育促进高原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 编辑:admin -寄宿教育促进高原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题为“寄宿学校教育与高原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聚焦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下教育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围绕“中美加寄宿学校教育比较研究”、“寄宿学校教育与高原发展道路”、“高原民族性格与教育大众化”三大主题。旨在系统探讨寄宿学校教育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经验,探索通过教育赋能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解决方案。本次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出席。与会者表示,针对青藏高原等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散等造成学校教育困难的问题,中国政府对部分学校实行寄宿制,“包吃住、包基本学习费用”,造福人民群众。这显着提高了教育的可及性和质量,为促进山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寄宿教育有利于高原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柯马凯先生是国际公共政策中国委员会主席,从事教育事业40余年。他曾多次赴西藏考察。在寄宿学校的所见所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可以自由选择寄宿服务。国家通用语课程和藏语文课程同步推进。”他说,中国公立学校系统下的寄宿学校主要面向普通家庭,保障了学生特别是高原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寄宿学校教育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西藏地方政府一直在探索适合牧区的教育形式,如骑马小学、帐篷小学等。 “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大力支持寄宿学校教育以来,西藏的教育质量显着提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扎洛基于长期的实地调研,对人烟稀少地区寄宿学校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分析了寄宿学校教育的合理性后,他得出结论:“寄宿制学校教育符合西藏的自然、经济、社会特点,也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郭晓明认为,寄宿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多重功能,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他认为,有必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衡量寄宿学校教育的短期和长期效果,让资源投入更具可持续性。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树东表示,高原寄宿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关系到社会公平和文化传承。本次研讨会将分享国内寄宿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优化以及高原教育的未来发展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2025年11月4日,第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