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移民博物馆的水下展厅里,你可以听到霍

在三峡移民博物馆的水下展厅里,还原了1000年前沉入江底的贵州古城的真实景观,堪称“水下怀旧”。 (摄影:湖北日报通讯员 彭强)湖北日报讯(记者何帆 通讯员彭强)沉入河床的贵州秭归原貌古镇的修复正在深入人心,被称为“水下怀旧”。 10月13日,记者在宜昌市秭归三峡移民博物馆了解到,双节以来,博物馆水下展厅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万人次。 10月以来,已有超过10万游客抵达这里。走进三峡移民博物馆水下展厅,整个展厅以蓝色为主色调,让游客沉浸在一个独特的海底世界中。大型SCR展厅一侧的大屏幕实时展示了三峡工程的蓄水状况。随着水位上升,城镇、道路桥梁、私人住宅和农田慢慢沉入河底。另一边,贵州沉城的真实景观已被还原。两堵4米深的巨大水墙内,向公众展示着前世的场景。除了视觉场景的还原外,展厅还增加了摊贩声、打铁声、峡江诵经声等背景,让参观者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古城的生活场景。 “很多人在这里登记参观,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持久的乡愁和记忆。”1998年,13岁的秦先生离开家乡,双节期间回到秭归探亲。现在,当他在水下展厅看到贵州古城时,他回忆起童年的情景,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三峡移民博物馆将于2024年6月开放,是湖北省第一座移民博物馆。分为“家园”和“新园”两个展区。免费向公众开放,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欢迎。博物馆以峡江移民物品、民俗物品、历史文物为手段,真实地呈现移民文化和峡江文化。记者从秭归县了解到,1998年,由于三峡工程蓄水,整个县城东移,贵州古都沉入河底。当时,这座城市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万多人。目前,县域面积已扩大到1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万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You'll like the following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