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讲述更新更好的中国故事(文化市场新

以网络文学为基础的短剧上线,有望让原创作品日均阅读量增加300%以上。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制作和共享,在海外拥有约2亿活跃用户,并产生了一批本土创作者。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定义网络文学? 11月9日至12日,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主题为“大时代、大视野、大文学”。网络文学作家、平台代表、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网络文学的融合化、品质化、产业化、国际化之路。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网络条件下新大众文学艺术蓬勃发展”、“引导和规范网络文学、游戏、音像等健康发展”。与会专家认为,随着产品融合、精品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文学在文化产业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影响力显着提升,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截至2024年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5.75亿,占网民总数的51.9%,成为具有普遍性特征的文学体裁。作为新大众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如何从“大文学观念”的角度来理解网络文学?专家认为,网络文学创作应保持特有的“网络感”,追求艺术精致、活泼的生活,推动经典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意生态不断优化,优质产品成为行业共识。对此,地方令读者协会及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建立创意支撑体系。活动期间,首届海上丝绸之路网络文学周启动。福建省利用“金贝壳”网络文学创作扶持计划,建立了涵盖“创作-成长-人才”的全周期培育机制。湖南省依托马栏山视觉文化创意园建设运营“中国网络文学城”,为网络作家专业作品评价开通“绿色通道”……创作理念不断更新。网络作家“EQ农药组成员”认为,网络文学非常完整,只有融合和创新多种文化形态的新叙事手法,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播,网络文学的创作一定会更加完整。”网络作家“莫书白”认为,成功的互联网文学知识产权开发作品具有“视觉特征鲜明”的特点,故事的构建接近于“故事与场景的构成”。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作为“知识产权矩阵”,对文化产业的驾驭作用日益重要。这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与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一起打造出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数字内容生态。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网络文学的短篇作品是行业新趋势。 “小说与短篇作品”的合作模式,扩大了网络文学的用户范围,带来了产业融合的协同效应。戏剧短片《内外》聚焦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生活。它已获得超过 10 亿次浏览,并在网上收集了超过 500,000 个类似项目。 “超过一半的sho“rt作品改编自网络文学,让网络文学成为大规模应对知识产权的变革渠道。”虹口短剧精品短剧总监魏琴涛表示,现在的短剧一年能消化数万部网络文学作品。在他看来,深度融合产生了双向赋能效应。一方面,产业化为网络文章作者提供了新的成长和投资渠道,提供了创作激励。另一方面,它鼓励大家在创作时更加注重视觉思维。 “一次更新,覆盖七个时区”是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纪录片《中国在线》中的一句话。“三新”引起了国际受众的广泛共鸣,成为全球大众的重要组成部分。r 文化系统。海外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更新。起点国际在将“起点模式”复制到国外的同时,积极致力于培养本土原创艺术家。到2024年底,国外原创作品数量将达到翻译作品数量的100倍。晋江文学城已向境外输出作品5000余部(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精准研究国外读者的喜好,实现作品的精准推广。 “‘网络文学出海’不仅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也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增长点。”北京大学中文教授肖彦军表示,中国网络文学通过短剧等新业态实现了更大的国际传播,深刻塑造了世界各地读者的阅读习惯。她认为,中国网络文学要走在国际前沿国际大赛,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祖国土壤,不断向世界讲述新的优秀的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13日第11页)